一、吉林经济政策咨询智库的定位级发展目标
1、吉林经济政策咨询智库定位
服务吉林经济,探索吉林经济发展规律,聚焦吉林急需,为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决策出信得过、用得上的好主意,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树立“问题导向”的研究模式,围绕吉林省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和长远问题开展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和社会服务等活动,为吉林省委和省政府提供具有真实性、可信性、前瞻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同时,发挥战略研究的重要功能。一是发挥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开展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二是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围绕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三是发挥人才培养的优势,努力培养复合型智库人才,为智库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发挥学术优势,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积极释疑解惑。五是发挥对外交流广泛的优势,积极开展人文交流。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创新驱动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财税体制改革、金融创新与安全、粮食与食品安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重点领域研究。
智库不仅要出对策,更要出思想,谋战略,特别是在一些前沿应用问题和重要理论问题的研究范式上取得突破。
2、吉林经济政策咨询智库发展目标
(1)建成支撑吉林经济发展的高校新型智库。使智库成为决策的建言者、社会舆论和民意的引导者,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特色政策咨询机构,成为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重要思想库和创新源。
(2)建成高水平国际化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加快推进吉林经济政策咨询智库国际化进程,打造其与国外高水平智库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承办协办高端国际学术会议,全面提升智库国际化水平。
(3)建立健全支撑省委和省政府决策的咨政平台和决策咨询制度。完善咨询研究成果传播推广机制,着力构建咨询研究成果的生产、发布和应用转化机制,使之成为省委和省政府决策部门可信任可依赖的咨政服务平台。
(4)建成高端应用型人才集聚的高地。通过建立以服务吉林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实质贡献为标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优秀人才参与决策咨询的能力和活力,实现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集聚,打造一流人才集聚的高地。
二、平台建设内容
(一)设立专门机构与人员
学校已为智库提供专门的场地和设备,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建立实体化管理体制,负责智库的网站、信息库等建设和日常管理,为参与智库研究的专家提供良好的工作保障和服务支撑系统。
学校将进一步重视对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遴选及培养,一方面把智库生产过程管理好、服务好,另一方面把智库同社会、政府、不同学科间的关系经营好,提升其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建立人才流动运行机制
学校已建立围绕任务和项目要求的人才柔性流动运行机制,实现人才在政府、行业、企业和智库之间的有序流动;鼓励吉林财经大学的智库团队成员到政府挂职或各类研究机构全职从事咨询研究工作;重视智库中青年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建立吸引和集聚国内外一流人才的政策环境和管理模式,吸引高层次专家“驻库”研究。
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智库人才的流动机制,以实现人才资源共享,聚智、聚人、聚问题,培养和汇聚各类人才。人才流动机制建设的内容有:一是要引进和培养智库的领军者,其是智库的核心。二是造就要有高度专业化的学术团队,由集学术能力、行政能力、服务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构成。三是要聚集方方面面的专家和国际学者。四是实施各类人才计划,遴选确定立场坚定、理论深厚、视野开阔、熟悉情况、掌握政策、联系实际专家,支持科研项目的攻关和出国访学等,对科研骨干进行跟踪培养,组织参与实践考察、社会调研、挂职锻炼。五是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有计划地推荐智库核心专家到党政部门、行业、企业等挂职任职,同时聘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党政、行业、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参与智库研究工作,形成党政、产、学、研、用之间人才交叉流动的良好格局
(三)建设智库网站、文献库和特色数据库等基础设施。
学校已有效并持续开展数据库、资料库和网站的建设,鼓励与政府、行业等相关部门共同分享数据资料,加强基于数据分析的研究咨询能力。
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数据库、资料库和网站的建设,重点建设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其包括吉林省宏观经济问题数据库、吉林省财政、税收问题数据库、吉林省金融问题数据库和吉林省支柱产业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为智库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促进数据库、资料库和网站成为可分享资源。
(四)定期举办高端论坛
学校已通过定期举办有影响的高端论坛,帮助研究人员培养问题敏感性,建立与政策制定者、媒体和社会精英等良好沟通的渠道。
学校将继续主办或承办高端论坛,为研究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以开阔视域,增进了解,达成共识,提升科研能力及水平。
(五)建立成果快速通报和发布机制
学校已定期通过论坛、论文、出版物、权威性研究报告、咨询报告等方式来公布成果,发挥智库各研究方向的优势(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与政策研究方向和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方向)。并加强对外宣传;建立信息快速通报和发布机制。
学校将进一步强化成果的宣传、通报与发布机制,结合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有针对性的出版著作、文集和调研报告,建立咨政报告数据库,定期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相关信息。加大报送力度,建立定向征集、集中报送的工作机制。加强成果发布管理,规范发布流程,切实把好政治关和质量关,密切关注、全程跟踪省委和省政府重大决策,及时提供动态监测、效果评估和信息反馈。
(六)动员和吸引各种社会资源对智库投入
学校已建立自身、社会和政府等多方投入的模式,鼓励社会资金以公益方式投入。
学校将继续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对智库进行投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多措并举筹集智库建设经费。完善经费使用机制,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实行绩效奖励。规范经费管理,加强绩效评估和审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以满足智库建设的经费需要。
(七)建立以贡献和质量为导向的评估体系
学校已建立以贡献和质量为导向的绩效评估办法,以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等用户为主的评价机制。
学校将进一步完善由智库牵头、由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等用户参与的评价机制,科学确定各主体(用户)在评价机制中的权重。改革现有“唯学术、唯论文”的评价机制,强调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把解决重大需求的实际贡献作为科研评价的核心标准,完善以贡献和质量为导向的绩效评估办法,并以此构建有利于智库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八)推进与国外高校实质性合作
学校已吸引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参与研究,已与国外高校进行实质性合作。
学校将通过驻库的国外高端专家和其他国际合作渠道(诸如香格里拉大学联盟),进一步深化国际研究与合作,取得更多实质性的进展,推进智库建设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九)深入开展智库的协同创新
学校已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实施智库与实际工作部门联合组建研究团队,主动加强与政府研究机构、社科院、及民间智库等的合作,强化高校之间及高校内部的合作,着力构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多学科交叉的协作机制。
学校将深化改革项目管理,对省委省政府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给予后期奖励和持续支持。密切跟踪重大需求,与实际工作部门合作确定科研项目选题,完善课题立项和申报制度,提高项目设置的针对性实用性,持续推动依托学科和学科群的发展。
三、人才引进及智库优势
吉林经济政策咨询智库引进人才—长白山学者讲座教授一名(常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终身副教授,对吉林省金融市场问题研究提出建议,指导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共同进行合作研究。结合吉林省重大战略需求,积极组织承担国家及吉林省重大科研项目,参与组建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学术团队,并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积极推动财经大学与海外高水平大学等学术机构的交流和合作。
吉林经济政策咨询智库的优势:一是人力资源集中,聚集了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优秀教师和省管优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吉林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吉林省拨尖创新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吉林省高级专家,以及规模庞大的研究生本科生队伍,可为智库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二是应用经济学科门类齐全,能够迅速整合,从而解决区域经济、产业经济、财税和金融多个学科的问题。三是应用研究力量雄厚,可以为智库开展经济政策咨询研究提供丰厚的学术底蕴。四是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广泛,为开展经济政策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
吉林经济政策咨询智库正在以学者为核心,以机构建设为重点,以项目为载体,以成果转化平台为基础,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质资源,打造智库品牌。
四、依托学科和协同创新
1、依托学科
吉林经济政策咨询智库依托学科为应用经济学,二级学科包括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和税务学,这些学科专业均具有硕士点,培养硕士研究生。
2、中心协同创新开展
长期以来,中心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的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及要求,始终站在科学研究和吉林省社会实践的前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高度重视重大需求协同创新活动,积极的支撑和践行同吉林省金融办公室、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社和吉林省社科院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签约双方各自拥有的资源优势,开展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需求协同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