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
经济信息管理研究所简介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20 15:24:50 点击数:








一、本科研机构总体状况述评


(一)本研究所承建的目的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各个方面都与信息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党的十七大要求深入总结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经验做法,根据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要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等各个领域的集成应用,提高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生产装备、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20142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担任组长。该领导小组将着眼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统筹协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管理重大问题,研究制定网络安全和信息管理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推动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管理法治建设,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强调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性能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应用价值不断增加,信息化及信息管理建设活动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同时,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管理建设活动呈现网络化特征,网络对企事业单位的运营模式以及政府的工作模式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近年来移动网络通讯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信息管理建设活动在网络化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移动性的特征,移动商务微信互联网+等名词成为当下时代的热词。信息技术的快速革新使得信息管理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的时效性变差,需要研究者紧跟技术革新步伐,持续研究基于技术发展的信息管理建设过程的新问题,总结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情景下的最佳实践。

伴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开始呈现信息化特征,信息化管理社会信息化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政府逐渐成为被人熟知的概念。这是信息化建设活动的成果,也是信息管理活动的起点。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价值,让其对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支持和决策,进而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进步,是信息管理的核心工作内容。技术快速革新和运营模式的持续变革对信息管理提出新的要求,需要研究者给予持续关注。

多年来,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的研究者一直关注信息化与信息管理领域的前沿问题,承担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委托的一系列科研项目,我院承担的国家两金项目位居全校榜首,积累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并建立起与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良好合作关系。今年,我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获得吉林财经大学优势学科资助,学科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必将能够以该研究所为平台,提升我院在相关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同时,我院又获批吉林省互联网金融重点实验室、与工商管理学院共建物流产业经济与智能物流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吉林省目前唯一一家全国高校电子商务联合实验室(吉林财经大学支部)以及亚信科技校企合作基地实验室。这四个实验室将为申报的经济信息研究所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经济信息研究所获批建设后,将联合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整合优势资源,紧紧围绕高水平学术研究、高质量社会服务和复合型人才培养这三大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创造新业绩,充分发挥信息库人才库的作用,将研究所建成省内一流的、开放式、现代化的经济信息管理研究平台、信息工程和服务管理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决策咨询服务机构。


(二)本研究所承建的意义

吉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研究所的承建意义主要体现在社会服务、创新实践、科学研究、人才培育、学术交流等五个方面:

1.聚焦信息管理,提升服务力

本研究所的承建将主动适应吉林省经济信息管理发展的重大需求,将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相结合,积极推动和承担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咨询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努力融入吉林经济建设的实践,提高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聚焦国家和省级关于信息管理发展的重大政策,加强信息管理研究领域的应用对策研究,大力提高决策咨询水平。推进产学研应用结合,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主动与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合作共建重点研究基地,承担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课题,开展合作研究,为吉林省经济信息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2.拓展理论研究,综合实践力

本研究所的承建将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前沿,设立相关研究课题,组织本研究所及校内外的相关研究人员致力于信息化和信息管理国际前沿问题的理论研究。根据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应用单位实践,尝试主动开发带有前瞻性的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并积极推广应用;关注信息化活动与组织变革及管理创新的关系研究,探索各类组织基于信息技术的创新模式、方法和最佳实践。

3.驱动科研创新,强化发展力

本研究所的承建将吸引国内外优秀高端人才,通过搭建公平、公正的竞争激励制度,紧跟学术前沿,凝聚智慧,集体攻关,力争获得具有前瞻性、高质量精品科研成果。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发展需求,进一步夯实研究平台基础,全面提升研究所科研竞争力。以建设校内一流研究所和省内重点研究基地为目标,瞄准国际学科研究前沿,充分论证经济信息管理研究领域新课题,增强经济信息处理能力。建成覆盖整个校园的信息管理许可授权体系,支撑跨院系与跨学科的研究合作。通过与国内外机构合作,实现与国内外经济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

4.推动人才培育,诠释创造力

本研究所的承建将与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联动、校企合作驱动、国际合作拉动、科学研究推动双主体、三维、四驱动人才培养体系,践行理工固本,财经铸魂的内涵式发展理念。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强科研实践基地建设,吸收研究生、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关注信息部门的成长和信息化人才的培育,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信息化人力资源培养提供支撑。

5.强化学术交流,积淀价值力

本研究所承建后将组织有重大影响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参与和设立国内、国际学术组织,探索新型学术合作新机制。鼓励研究所成员参与各类高水平学术活动,拓宽科研视野。凭借2015年承办第七届中美电子商务高级论坛成功经验与影响力,成功获得2017年第十一届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管理国际会议、第七届全国财经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院长论坛的承办权,进一步拓展影响力。通过推动吉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研究所的开放性建设,与国内外相关学术机构开展实质性的长期稳定合作。管信学院聘请客座教授均为国内外顶级高校资深学者,将不定期来研究所做学术报告,提升研究所学术高度,助力研究所跨越式发展。

二、承建科研机构的相关优势条件

(一)现有基础设施

1.文献资源平台

学校和学院有专业图书资料的专项购置经费,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专业图书资料齐全,电子文献、教学素材、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管理手段先进,使用效果好,查阅率高,其中管理类中文图书约4.5万册,外文图书5800册,中外文期刊270种。电子文献包括CNKI知网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经网产业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国研网经济管理案例库、NSTL外文数据库、EBSCO外文数据库等15种专业数据库。

2.实验室平台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院拥有较为完善和系统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实验室面积1800多平方米,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硬件设备方面,所有实验室均配备高性能电脑、投影等教学基本设备,并购置电子商务模拟系统、中软吉大网络安全协议箱等专业教学软件。主要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金融信息处理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基地实验室。拥有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校企联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省级实验示范中心;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3个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省级校企合作实践基地

学科紧盯国际学术前沿,立足吉林省实际情况,面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领域,依托2个省重点实验室(吉林省互联网金融重点实验室、物流产业经济与智能物流省重点实验室)、2个科研协同平台(中国网贷研究院、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联合实验室),发挥行业性特色智库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12014年加入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联合实验室,组建吉林财经大学支部,与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实现优势资源共享。

22015年互联网金融实验室获批为全省唯一互联网金融省级重点实验室。

32016年加入中国网贷研究院,实现与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云基地及P2P企业等资源共享与科研协作。

4与吉林省商务厅、吉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吉林省教育厅、长春市妇联、共青团省委等政府部门针对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共同解决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长春市献计献策。

5与吉林省电子商务国家产业园、吉林省电子商务商会、长春欧亚集团、修正集团、荣发农业集团、长春同心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等提供大量专家咨询服务,在省内形成一定影响力。

说明:25说明:IMG_2222

2.1  与企业深度合作

3.实践平台

研究所以校企合作基地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恪守不做独立于产业的陌路人的人才培养原则,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先后与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第一家中国高科技企业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住房公积金行业和银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信永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19家省内外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校企人才培养合作基地(具体情况见表2.1)的建设为毕业生距离实习实践与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2.1 代表性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一览表

序号

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名称

企业声誉

1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

第一家中国高科技企业

2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吉林省分公司

全球领先的财务管理软件

在线管理及电子商务服务商

3

华信永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长春分公司

专注于住房公积金行业和银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

4

大连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

与服务供应商

5

伊通县河源镇大湾村

机关单位

6

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长春市分公司

业务发展最快、

成长性最好的寿险企业

7

吉林省长城长宽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荣获中国互联网协会授予的“企业信用AA+级荣誉称号;荣获“中国互联网产业百强”称号,并荣获“最具人气宽带网络服务奖”

4.交流平台

研究所20156月承办了由中国信息经济委员会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美电子商务高级论坛。论坛围绕大数据技术与数据科学电子商务与创新创业商务智能三个主题进行学术报告与交流,来自全国共50余所高校国内外代表参会。会议期间,研究生在论坛上宣讲论文,并与国内外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2.22015年承办中美电子商务高级论坛

本研究所将于20179月举办第十一届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国际会议,目前正在紧张筹备阶段研究所在国内该领域的学术活动十分活跃,为经济信息管理研究学者们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说明:C:\Users\lenovo\Desktop\丁楠0621\图片1.jpg说明:C:\Users\lenovo\Desktop\丁楠0621\国际会议网站专家截屏.png

2.3  2017年承办第十一届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国际会议

(二)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

1.项目情况

2012年,本研究所成员获批国家两金项目9全校共19项,占比42.1%,位居全校榜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批各类科研项目共计116项,累计到帐项目经费800万元。

2.2 国家级项目一览表

科学研究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61572225

面向金融大数据的半监督聚类集成挖掘关键技术研究,王丽敏,79万元,2015-2018.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61202306

基于半监督吸引子传播聚类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王丽敏,23万元,2013-2015.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61402193

基于半监督选择集成支持向量机的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研究,刘颖,25万元,2014-2016.

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15BGL090

云营销中信任链复杂网络发展研究,沐光雨,20万元,2015-2018.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1601181

四元数算子理论中的伪反自伴算子,冯由玲,19万元,2017-2019.

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16BTJ020

广义部分线性可加模型的统计分析及应用研究,于卓熙,20万元,2016-2018.

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16BGL180

大数据背景下基于复杂网络的城市应急药品分发研究,张池军,20万,2016-2018.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1326103

可分右四元数Hilbert空间上正规算子的伪反自伴性,冯由玲,3万元,2014-2015.

9. 国家外国专家局教科文卫重点引智项目(项目编号:W20152200021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半监督聚类关键技术研究,王丽敏,5万元,2015-2016.

10.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3YJAZH130

云物流服务中基于复杂网络的供应链关系研究,张池军,8万元,2014-2017.

2.论文情况

近年来,本研究所成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68篇,其中SCIEICSSCI检索127篇。

2.3 代表性论文一览表

项目

专职研究人员

序号

论文名称

第一

作者

发表刊物

发表

时间

1

Adaptive  Semi-Supervised Affinity Propagation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Structural  Similarity

王丽敏

Tehnicki Vjesnik-Technical  Gazette

2016

2

Semi-supervised  Affinity Propagation Based on Density Peaks

王丽敏

Journal  Tehnički vjesnik

2016

3

Streamline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Pedestrian Weaving Flow in Large Passenger  Terminal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5

4

A digital  image watermarking method based on host image analysis and genetic algorithm

韩佳伶

Journal of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Humanized Computing

2016

5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Ontology

Model to Support Cloud

Computing Applications

张池军

Journal of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Humanized Computing

SCI收录)

2016

6

Adaptive Active Contour Model  for Image Segmentation

沐光雨

Technical Gazette

SCI收录)

2016

7

FP-ABC: Fast and Parallel ABC

Based Energy-Efficiency Live  VM Allocation Policy in Data Centers

姜建华

Scientific Programming

SCI收录)

2016

8

Simulating Large-Scale  Evacuation Scenarios in Commercial Shopping Districts using CA and Dynamic  Floor Field–Methodology and Case Study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SCI收录)

2015

9

Considering the Spatial  Layout Information of Bag of Features(BoF) Framework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沐光雨

Plos One

SCI收录)

2015

10

Empirical Likelihood for  Generalized Partially Linear Single-index Models

于卓熙

Communications in Statistics  Theory and Methods

SCI收录)

2014

11

A class of Linear Dynamical  Equations for a Banach Space on time Scales

冯由玲

Advances in

Difference Equations

SCI收录)

2013

12

Empirical Likelihood  Inference

for Partial Linear Models  with ARCH(1) Errors

于卓熙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

SCI收录)

2013

13

A Self-trained Semisupervised  SVM Approach to the Remote Sensing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Computer & Geosciences

(SCI收录)

2013

14

A size-dependent nonlinear  microbeam model based on the micropolar elasticity theory

Acta Mechanica

(SCI收录)

2016

15

Size-dependent nonlinear  dynamics of a microbeam based on the modified couple stress theory

Acta Mechanica

(SCI收录)

2017

16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问题研究

——基于吸引子传播聚类

方法的分析

王丽敏

当代经济研究

2014

17

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研究

庞丽艳

经济纵横

(CSSCI 收录)

2014

18

基于网络社区的企业信息

行为研究

董泽稼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收录)

2013

19

中国股票型基金评级方法研究

庞丽艳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收录)

2013

20

“一带一路”跨境电子商务

经济合作现状分析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收录)

2016

21

我国数字图书馆智能化信息

服务模式研究

现代情报

(CSSCI 收录)

2016

22

创业者信息采集及转化过程

模型的构建

情报科学

(CSSCI 收录)

2016

兼职研究人员

23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型文化

消费探析:社会认同建构

的路径选择

金晓彤

吉林大学社会

科学学报

CSSCI收录)

2015

24

社会营销理念约束下

企业产品功能过剩规避

策略研究

许正良

吉林大学社会

科学学报

CSSCI收录)

2015

25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

培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金晓彤

求索

CSSCI收录)

2015

26

基于文化区域细分的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

行为差异比较

金晓彤

经济管理

CSSCI收录)

2014

3.专著情况

近年来,本研究所成员公开出版学术专著15部,涵盖经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研究问题。

2.4 出版专著一览表

序号

著作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

年份

1

基于时间飞行深度传感器

对三维物体的建模应用研究

沐光雨

清华大学

出版社

2014

2

面向金融大数据的若干聚类方法

改进与应用研究

王丽敏

科学出版社

2016

3

基于语义WebLBS服务架构及其服务发现算法研究

张池军

清华大学

出版社

2014

4

基于机器学习的遥感影像分类

方法研究

刘颖

清华大学

出版社

2014

5

相依误差下部分线性模型的

统计推断

于卓熙

清华大学

出版社

2014

6

抽象空间中线性时标动力学

方程的研究

冯由玲

清华大学

出版社

2014

7

基于财务决策视角的

企业内在价值评价方法研究

孙笑

清华大学

出版社

2014

8

基于网络社区的企业信息行为

对品牌关系质量影响的研究

董泽稼

清华大学

出版社

2014

9

专利信息分析为科研项目管理

提供服务的模式及对策研究

孙笑

清华大学

出版社

2015

10

中国汽车产业的产业关联

及效率演进研究

马明

经济科学

出版社

2014

11

计算智能改进方法及其在

金融与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王丽敏

经济科学

出版社

2012

12

人工免疫算法改进及其应用

王丽敏

电子工业

出版社

2013

13

工作流抽象模型框架研究

孙善武

东北师范大学

出版社

2013

14

基于集成学习的不平衡数据挖掘

李军

清华大学

出版社

2016

15

基因功能注释方法研究

马知行

科学出版社

2016

4.获奖情况

近年来,本研究所成员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种奖励20余项。如王丽敏教授的《基于计算智能的系统控制与优化方法及应用研究》获得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机器学习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获得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5 获奖成果一览表

序号

获奖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

第一

作者

奖励名称

奖励

等级

1

基于计算智能的系统控制与

优化方法及应用研究

论文

王丽敏

全国商业

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2

机器学习关键技术及

应用研究

论文

王丽敏

全国商业

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3

计算智能改进方法及其

在金融与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著作

王丽敏

吉林省

自然科学学术

成果奖

二等奖

4

基于机器学习的遥

感影像分类方法研究

著作

吉林省

自然科学学术

成果奖

二等奖

5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

财务评价信息系统模型构建

论文

吉林省

自然科学学术

成果奖

二等奖

6

基于语义WebLBS

主动服务架构及

其关键技术研究

论文

张池军

吉林省

自然科学学术

成果奖

三等奖

7

可分四元数Hilbert

间上有界线性算子的对角化

论文

冯由玲

吉林省

自然科学学术

成果奖

三等奖

8

基于深度传感器在

三维物体重建领域应用

论文

沐光雨

吉林省

自然科学学术

成果奖

优秀奖

9

A novel optimization  parameters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model for the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论文

吉林省

自然科学学术

成果奖

优秀奖

10

人工免疫算法改进及其应用

论文

王丽敏

吉林省

自然科学学术

成果奖

二等奖

11

中国股票型基金评级

方法研究

论文

庞丽艳

吉林省社会

科学界联合会

第五次社会

科学奖

优秀

成果奖

12

基于本体的抽象模型框架

及工作流建模研究

论文

吉林省

自然科学学术

成果奖

二等奖

13

统账结合的中国城镇职工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可持续性研究

著作

蔡向东

第五届长春市

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14

后人口转变时期中国

人口政策的思考

论文

蔡向东

吉林省第十届

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15

统账结合的中国城镇职工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

系统研究

著作

蔡向东

第七届长春市

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三)项目及奖项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1.科研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

王丽敏教授主持的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成功立项项目名称基于半监督吸引子传播聚类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201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成功立项,项目名称是“面向金融大数据的半监督聚类集成挖掘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半监督吸引子传播聚类模型的构造理论及其在上市公司绩效评价领域中的应用。从大规模上市公司数据中挖掘出更有意义和价值的知识,构建基于半监督学习框架下的高效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技术,最终提出较为完善、实用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模型。目前该核心技术被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和东北证券公司采纳,为金融管理与决策等领域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沐光雨教授2015年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成功立项,项目名称是“云营销中信任链复杂网络发展研究。通过构建云智能营销平台体系结构,提出信任链复杂网络构建模型。对信任机制复杂网络的潜在关系进行挖掘推理,对信任网络进行补充和延伸,能够更好的呈现企业之间的显性关系,并且恢复隐性关系,使企业挖掘到有价值的潜在信任链信息,获取最佳信任链选择,对指导企业社会营销实践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该项目在吉林省金多嘉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商务营销平台上运行管理,帮助客户及产品之间建立信任链关键路径更快捷,匹配度更精准,两年内为企业赢利400余万元。

张池军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项目成功立项,项目名称“云物流服务中基于复杂网络的供应链关系研究”。通过构建云智能物流平台体系结构,提出云物流复杂网络构建模型。项目从具体操作层面对云物流给出了解决方案,使云物流走向实际应用成为可能。对复杂网络的潜在关系进行挖掘推理,让企业更好的做出供应链选择,也可以帮助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构建运营成本及居高不下的全社会物流成本,能够协调增强物流产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对于指导现有物流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依托本项目申请了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社交网络的物流货物配送方法”20157月,转让给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为企业产生效益150万元。

刘颖博士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成功立项,项目名称是“基于半监督选择集成支持向量机的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研究”。结合供应链金融数据特征分布情况,为构建有效的风险度量模型,将半监督学习、集成学习与支持向量机技术有机融合,提出半监督选择集成支持向量机的风险度量分类模型。该项目理论创新在于提出半监督选择集成支持向量机算法;方法创新在于构建一种新型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方法开展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研究。同时获得发明专利CN103258212A基于吸引子传播聚类的半监督集成遥感影像分类方法构建20145月,转让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合同金额53万元。

冯由玲博士2013年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功立项,项目名称是“可分右四元数Hilbert空间上正规算子的伪反自伴性”2016年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功立项,项目名称是“四元数算子理论中的伪反自伴算子”。该选题既有深刻的实际背景,又是量子信息理论中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对经济信息领域的数据分析处理及政策建议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保障对指导地方信息经济和企业管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依托科研项目为华信永道有限公司提供模型构建和数据分析方法,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80万元。

于卓熙教授2016年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成功立项,项目名称是广义部分线性可加模型的统计分析及应用研究。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对纵向数据、缺失数据、高维数据等复杂数据下的广义部分线性可加模型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统计推断,挖掘数据的内在规律,预测未来变动的趋势并提供政策建议,为更好地分析这些领域的数据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更合理的分析方法。该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吉林省统计调查队的关于吉林省农民工城市化程度评价研究中,对吉林省农民工的城市化程度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基于调查数据的客观性评价,得出评价得分,为服务地方统计调查工作做出贡献。

2.6成果转化或应用一览表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类型

主要

完成人

转化或应用情况(限100字)

1

一种基于社交网络的物流货物配送方法

发明专利

CN103942669A

张池军

从具体操作层面对云物流给出了解决方案,使云物流走向实际应用成为可能。20157月,被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采纳。

2

基于吸引子传播聚类的半监督集成遥感影像分类方法构建

发明专利

CN103258212A

刘颖

20155月,被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采纳。

3

基于半监督吸引子传播聚类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咨询报告

王丽敏

提出了较为完善、实用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模型。为多角度评价上市公司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为金融管理与决策等领域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两年内为企业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4

广义部分线性可加模型的统计分析及应用研究

咨询报告

于卓熙

研究成果应用于吉林省统计调查队的关于吉林省农民工城市化程度评价研究中,对吉林省农民工的城市化程度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基于调查数据的客观性评价,得出评价得分,为服务地方统计调查工作做出贡献。

5

云营销中信任链复杂网络发展研究

咨询报告

沐光雨

咨询报告在吉林省金多嘉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商务营销平台上运行管理,帮助客户及产品之间建立信任链关键路径更快捷,匹配度更精准,两年内为企业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6

面向金融大数据的聚类集成挖掘关键技术研究

咨询报告

李军

20156月,被华信永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采纳。

7

财务管理数据

分析研究

咨询报告

沐光雨

20138月,被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采纳。

8

亚信自动化

上线验证平台

软件平台

王春光

李军

2013年提出自动化验证流程规范管理,提高上线验证效率和上线质量,降低人力成本。

9

网络营销课程

行业标准

董泽稼

网络营销课程由董泽博士牵头,聘请国内专家,结合商业规则,研发的一套有效的沟通案例课程。2015年起,成为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营销人员培训技能课中的必备课程。

10

电子商务案例

高水平教学案例

马明

电子商务案例由马明副教授牵头,聘请国内外电子商务专家,收集省内外电子商务企业案例。自2013年起,成为亚信科技、金蝶软件等校企合作单位员工提升互联网实战水平的必修课。

2.国际合作项目产生的效益

2013911日,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Delaware State University)签订中美双方国际合作协议,合作形式为“3.5+2本科/硕士”和“短期交换生”。2016513日,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MacquarieUniversity)签订“2+2本科双学位”合作协议。

2.4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签约仪式2.5 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签约仪式

1)学生培养国际化

目前已有四批学生赴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短期交换学习;5名学生已获得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入学OFFER2017年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暑期青年领袖项目也即将成行。通过与澳洲名校的合作交流,我院2013级研究生姬强同学被悉尼大学高俊斌教授录取为博士研究生。通过国际合作项目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为毕业后出国深造或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QQ图片20150318132904psbCA8K3Z37

2.6  本科生赴美短期交换深造

2)师资培训国际化

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及吉林财经大学师资培养计划的资助下,先后有10余名专任教师赴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意大利等国家访学交流。教师通过出国交流深造,学习国外高校先进教学理念,提升科研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拓宽国际化视野,将国际前沿学术思想、教学方法、管理模式融入教学、科研工作中,对加快学生培养、师资培育国际化,促进学院国际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7学院教师赴美合作高校深造

3)科学研究国际化

通过国际合作,教师积极与海内外专家合作科学研究。目前教师与外籍教师、客座教授合作发表SCIEI期刊论文多篇,共同合作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等若干项。

国际合作---麦考瑞-深度合作4国际合作-特拉华-深度合作2

2.8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深度合作2.9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深度合作

4)专家引进国际化

通过聘任客座教授,实现双方科研项目合作、学术论文指导,组建科学研究基地,进一步拓宽与国内外高校、国内外知名专家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J.Christopher Westland      JunbinGao          Robers Xu          Xin Luo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美国新墨西哥大学

梁定澎李琪彭丽芳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

2.10客座教授

5)学术交流国际化

2015年6月成功举办第七届中美电子商务国际论坛,汇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提升教师科研水平,扩大人才培养国际化渠道。拓展海外合作领域,完善国际交流与合作战略布局,搭建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加快国际化步伐,借力全球优质教育资源。优化服务型、全方位、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体系结构,助推师生国际化成长进程。

3.校企合作项目产生的效益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与社会实际需求无缝对接,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学院与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华信永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大连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内外19知名企业建立政、校、企合作基地,以出口拉动入口,为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校企合作建立了联合培养、定向教育、共同考核、双向选择、企业使用的合作教育模式实现以学生教学实践、校企互动、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提高学生实训技能,拓展实习就业模式,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夯实校企合作基础;创新校企合作工作模式、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加快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校企深度合作;开创校企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双赢局面。

1)就业质量高居榜首

连续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在全校39本科专业中名列前茅。在最艰难就业季,就业率稳中有升。毕业生就业薪资高,就业一线城市覆盖面广。毕业生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的比例高,对专业认可度高。企业对我院毕业生满意度高,除校企合作单位外,还有多家IT企业优先到我院招收实习生。硕士生攻读博士比率高。管信学院连续3年被评为吉林财经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ZIMOL_B1ZX{9{2NR({`MANR

2.11  2013-2015级毕业生就业情况

2)实习实训硕果累累

我院构建“一体、两翼、三带”的“交互立体式”工作模式。“一体”是以学生为主体;“两翼”是以院团委就业办公室和院就业工作智囊团队为两翼,是学院就业的先导力量;“三带”具体指院就业领导小组、系部领军人才、导师制专任教师三层群体,协同带动,全院教师全员参与,举全院之力共筑就业蓝图。订单式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得到企业充分肯定与认可,截至目前校企合作单位录用实习与就职学生人数总计200余人。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拓宽实践渠道,提高实践能力,有力地推动就业,深受企业和学生的好评。













2.12 用人单位反馈汇总2.13 企业领导为优秀实习生颁奖

学院在办学思路方面更加清晰,根据企业传递的信息,对现有课程设置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加强师资建设,选择理论水平高,业务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学生授课。分期分批选派专职教师深入企业进修和培训,并聘请业内专家做专题讲座、报告,丰富了教师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2.14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

本研究所与吉林省发改委、吉林省商务厅、长春市共青团委、长春市妇联、吉林省电子商务国家产业园、吉林省荣发农业集团、吉林省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长春同心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电子商务咨询与项目合作,为多家省内知名的大中型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与亚信科技、光大银行长春支行、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中国人寿保险吉林省分公司、金蝶软件、华信永道、修正药业等19家单位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在人才培养、培训、咨询、专利、软件开发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建立了良好的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实现了科学研究、管理实践和人才培养的共赢









说明:C:\Users\Mazx-Think-Centre\Desktop\20150423与亚信课程讨论会照片筛选\20150423与亚信课程讨论会照片筛选\IMG_8284_副本.jpg












2.15  与企业深度合作

4.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产生的效益

1)学科竞赛屡创佳绩

在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互联网+大赛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62项,省部级以上341项。2013年至2016年获得的荣誉如表2.7所示

2.7 近四年学生学科竞赛获奖情况统计

年份

国家

一等奖

国家

二等奖

国家

三等奖

省级

一等奖

省级

二等奖

省级

三等奖

2013



8

6

30

27

2014

3

10

8

16

22

36

2015


5

5

13

41

42

2016

3

9

11

20

45

43

合计

6

24

32

55

138

148

2)质量工程成果丰硕

获批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秀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优秀课程5门。获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组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两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2.8 课程建设情况一览表

类别

课程名称

省精品课程

1.数据库系统原理     2.管理信息系统

3JAVA程序设计

省优秀课程

1. JAVA语言程序设计   2C语言程序设计

3.数据结构           4.数据库系统原理

5.计算机组成原理

校精品课程

1.大学计算机基础     2C语言程序设计

3.数据结构

校优秀课程

1.操作系统           2.软件工程

3.网络信息安全       4.算法设计与分析

5JAVA语言程序设计

获批吉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管理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企联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吉林省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加入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联合实验室吉林财经大学支部,成为吉林省第一家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联合实验室;获批吉林省互联网金融重点实验室;联合共建吉林省物流产业经济与智能物流供应链实验室;获批吉林省电子商务唯一品牌专业。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扩大了学科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

三、承建科研机构的队伍情况

(一)负责人情况

沐光雨,女,19717月生,教授,工学博士,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会员,吉林省互联网金融实验室主要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和信息资源管理。 2008年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赴美国肯塔基大学计算机系进行学术交流,2015年作为短期访问学者在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计算机系交流访学。从事教学工作20余年,2015年被评为吉林财经大学第二届“亚泰杯”最受欢迎教师。近五年来在国际、国内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包括SCIEI收录26篇,其中1SCI检索论文为JCR分区1区;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教材3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云营销中信任链复杂网络发展研究”,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累计到帐科研经费60万元,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及在研的省部级各类项目共计30余项。

(二)基地团队成员情况

本研究所建立夯实基础、突出引领、辐射带动、激励保障的师资建设原则,建设一支结构优化、厚德博学、精干高效、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师资队伍。研究所现有职研究人员23人,其中高级职称12(占比52.2%);博士19(占比82.6%),包括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吉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1人、具有国外访学深造经历教师13(占比56.5%);具有行业培训经历教师12(占比52.5%)。平均年龄38.4岁,45岁以下教师19人(占比82.6%)。吸纳美国、澳大利亚、台湾等海内外知名高校专家与学者和校企合作单位企业高级工程师和高级管理人员,聘为本研究所兼职教授,助力研究所快速前行。

1.人员组成

3.1  研究所专职人员一览表

序号

姓名

年龄

性别

最高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1

王丽敏

42

博士

2

张池军

45

博士

3

于卓熙

47

博士

4

沐光雨

46

博士

5

王北星

56

硕士

6

姜建华

38

博士

副教授

7

38

博士

副教授

8

37

博士

副教授

9

冯由玲

38

博士

副教授

10

43

博士

副教授

11

36

博士

副教授

12

李海华

42

博士

副教授

13

马知行

34

博士

14

曹忠波

35

博士

15

董泽稼

32

博士

16

35

博士

17

赵成丽

38

博士

18

韩佳伶

35

博士

19

孙铁铮

36

在读博士

20

29

博士

讲师

21

29

博士

讲师

22

周瑞红

39

在读博士

助理研究员

23

34

在读博士

助理研究员

(1)年龄2)职称

3)学历4)教师出国访学情况

3.2 研究所专职人员出国访学表

序号

姓名

国家

访学高校

时间

1

王丽敏

澳大利亚

查尔斯特大学

2011

2

王丽敏

南非

南非半岛科技大学

2013

3

王丽敏

美国

特拉华州立大学

2014

4

王丽敏

加拿大

麦克马斯特大学

2014

5

王丽敏

澳大利亚

麦考瑞大学

2016

6

沐光雨

美国

肯塔基大学

2008

7

沐光雨

美国

特拉华州立大学

2015

8

张池军

美国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2015

9

王北星

澳大利亚

查尔斯特大学

2000

10

美国

罗德岛大学

2013

11

澳大利亚

麦考瑞大学

2013

12

美国

特拉华州立大学

2015

13

美国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2015

14

曹忠波

意大利

特伦托大学

2012

15

日本

北海道大学

2011

16

周瑞红

澳大利亚

查尔斯特大学

2009

17

周瑞红

澳大利亚

查尔斯特大学

2011

18

周瑞红

澳大利亚

麦考瑞大学

2016

19

方琦

澳大利亚

昆士兰大学

2013

20

冯由玲

美国

德州农工大学

2017

5)教师培训情况

3.3 研究所专职人员培训表

序号

姓名

时间

名称

主办单位

地点

1

曹忠波

2016.7

吉林财经大学第一期教师信息化技能提升专题培训

吉林财经大学

长春

2

曹忠波

2016.11

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

国培示范项目

吉林省高等学校

师资培训中心

长春

3

曹忠波

2016.7

吉林省高校新教师岗前

培训

吉林省高等学校

师资培训中心

长春

4

2016.8

高等院校MOOCSPOC制作技术研修班

师培联盟北京

教育科技研究院

呼和浩特

5

马知行

2016.11

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

国培示范项目

吉林师范大学

长春

6

马知行

2016.7

教师教学信息化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吉林省高等学校

师资培训中心

长春

7

2017.4

R数据分析实战培训班

北京中科资环

信息技术研究院

北京

8

2017.4

R数据分析实战培训班

北京中科资环

信息技术研究院

北京

9

2016.7

Hadoop高级开发工程师

培训课程

工业信息化领域人才培养工程

北京

10

沐光雨

2017.4

金蝶云管理教学课程培训

金蝶软件(中国)

有限公司

昆明

11

周瑞红

2017.4

金蝶云管理教学课程培训

金蝶软件(中国)

有限公司

昆明

12

张池军

2017.4

金蝶云管理教学课程培训

金蝶软件(中国)

有限公司

昆明

13

2016.7

教师教学信息化能力提升

专题培训

教育部数字化

学习支撑技术

工程研究中心

长春

14

赵成丽

2016.7

教师教学信息化能力提升

专题培训

教育部数字化

学习支撑技术

工程研究中心

长春

15

孙铁铮

2017.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

专业建设

全国高校教师

网络培训中心

长春

16

曹忠波

2017.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

专业建设

全国高校教师

网络培训中心

长春

6)研究所兼职教授

3.4 研究所兼职教授一览表

姓名

职称

研究方向

高校名称

荣誉头衔

J.Christopher Westland

教授

商务智能、金融风险模型及评估、电子商务

美国芝加哥

伊利诺伊大学

千人计划海外专家,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杂志主编

梁定澎

Ting-Peng Liang

教授

知识管理、

决策支持系统

台湾国立

中山大学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电子商务中心主任,(台湾)教育部终身荣誉国家教授讲座教授

Junbin Gao

教授

智能计算

澳大利亚

悉尼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算机科学组基金项目评议,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ARC)基金会“发现项目”(Discovery Project)评审人

Xin Luo

教授

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安全管理

美国新墨西哥大学

新墨西哥大学信息安全研究及教育中心副主任,MISQ客座

陈进

教授

电子商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咨询专家,国家发改委现代服务业项目专家

李琪

教授

电子商务

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

彭丽芳

教授

电子商务

厦门大学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7.校外合作企业兼职人员

1)陶旭进,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高级工程师。

2方学锋,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华东区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3黄臻辉,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华东区总监、高级工程师。。

4)付琦,华信永道科技有限公司的长春分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5)吴恒,华信永道科技有限公司的长春分公司高级工程师。

6)傅仕伟,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高级项目经理。

四、承建科研机构的发展规划

(一)总体发展目标

本着“立足吉林、服务决策、辅助企业、求实创新”的宗旨,坚持“借鉴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打造省内具有鲜明研究特色、高水平学术科研团队;实现国家级项目“再突破”;实现SSCISCI高水平检索论文“再跨越”;开拓政、校、企驱动下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新平台”,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能够在工商企业及其他系统从事经济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致力于成为省内一流的、开放式、现代化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平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一流学科建设的孵化器和决策咨询服务机构

本研究所的发展目标具体如下:

1.将研究所建设成为吉林省经济信息管理政策高端智库

本研究所将结合吉林省省情,针对信息化和经济信息管理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理论、政策与实践问题研究,为各级地方政府和产业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战略决策提供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咨询建议。

2.将研究所建设成为经济信息管理科研创新基地

申报国家或省级科研项目,依托吉林省互联网金融重点实验室和物流经济与智能物流实验室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经济保障;积极开展横向合作,服务社会。逐步将研究所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经济信息管理科研创新基地。

3.将研究所建设成为经济信息管理学术交流中心

吸纳海内外高水平学术团队合作交流,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沟通,为科研创新注入新活力,扩大本研究所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国内外知名经济信息管理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构建学术交流中心,实现教学与科研资源的高度集成与共享。

4.将研究所建设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

强化产、学、研平台建设,利用校企合作单位深度合作资源与优势,实现项目孵化与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构筑立足吉林、辐射全国的经济信息管理人才培养基地,通过技术培训、科研合作等多种教育模式,为省内、国内企业及信息管理机构培养和输送人才。

5.将研究所建设成为一流学科孵化基地

本研究所依托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信息管理问题的研究涉及到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及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领域,未来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将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具有博士授予权的吉林省一流学科。

(二)重点任务

经济信息管理研究所的研究范围涉及如下领域:现代管理科学和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和商务智能(BI)、电子商务(EC)和电子政务(EG)、信息战略和首席信息官(CIO)、供应链管理(SCM)、情报科学与大数据管理等许多方面。承担的重点任务如下:

1.承担科学研究和政策研究工作

积极参加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各级各类科学研究和政策研究工作。承担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省属单位和地方政府的多项研究课题。承担省发改委、省决咨委、省商务委、省发展研究中心的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对全省经济信息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供国内外经济信息研究前沿理论、城市经济信息发展最新动态等有助于经济信息决策的综合性专题信息服务。

2.承担研究所团队建设工作

研究所将积极培养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培养“长白山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同时引进兼职学术专家,招聘高水平博士。学术带头人带动在读博士教师科研产出,利用研究所的国际合作资源,给团队成员创造与国外高校、专家合作的平台,提高国际视野,提升学术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3.承担经济信息管理人才培育工作

研究所骨干教师需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关信息管理课程的授课工作。为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研究所采取研究生培养由一名指导教师负责,辅以导师组共同指导。实施导师学术讨论班、集体讨论班、毕业论文集体研讨等一系列举措。搭建学术训练平台,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研究生积极参与指导教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指导教师提供经费鼓励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

4.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研究所王丽敏教授担任吉林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组织本所师生积极参与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科建设的工作。研究所骨干教师都是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中心联合实验室成员,也是吉林省互联网金融重点实验室和吉林省物流产业经济与智能物流供应链实验室的主要成员,还承担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及互联网金融的学术交流工作。同时本研究所还将参与第十一届国际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国际会议的筹备工作。每年将主办若干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出版论文集,出版专著和教材,在国内该领域的学术活动中十分活跃。

(三)研究方向

1.信息工程与服务管理

1)本研究方向内容及特色

面向经济、管理中的复杂科学问题,应用与创新计算机科学、数学等方法进行深层次探索与研究,收获高层次学术研究成果,推动我校传统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与时代接轨,跨越发展。聚焦经济信息分析与信息系统模型构建、信息控制与系统设计、大数据信息挖掘、服务质量管理、服务产业营销等。瞄准经济信息管理领域前沿问题,为企业智慧服务与智能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对提升我国经济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地位

l集聚精品学术成果,彰显经管学科优势

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云营销中信任链复杂网络发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分形理论的城市群城市结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发表SCI一区等学术期刊论文,彰显我校在经济信息管理领域的研究优势。

l铸就锐意精英梯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形成校内4位教授领衔,2位知名教授助力,5位青年博士为骨干的学术精英梯队。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深度剖析地方经济管理中的科学问题,在经济信息分析与模型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挖掘、技术经济与管理、经济可持续性等领域开展位居省内领先的学术研究。

l创新科学研究方法,助力学科跨越发展

适应时代发展,创新计算机科学、数学理论等研究方法,为研究经济、管理问题提供新手段、新视角,获取新深度、新认识,创造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学、管理学新理论,加速信息经济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交叉,助力相关学科跨越发展。

该方向带头人沐光雨教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美国发表学术论文《Considering the Spatial Layout Informationof Bag of Features Framework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SCI收录)。蔡向东教授、李秀玲教授分别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电子政务管理、经济信息决策领域构建坚实学术基础。韩佳伶博士发表学术论文《A Digital Image Watermarking Method Based on HostImage Analysis and Genetic Algorithm》(SCI收录),孙笑博士主持吉林省科技厅项目《专利信息分析为我省科研项目管理提供服务的模式及对策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基于财务信息的企业价值评价系统研究》(CSSCI收录)等。研究团队获批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SCIEICSSCI检索论文80余篇,为本研究方向持续研究提供强力支撑。

3)本研究方向的作用和意义

紧密围绕经济管理领域,致力于经济信息分析与模型构建、科学决策、大数据信息挖掘等科学问题研究,为企业智慧服务、科学决策,提升信息智能决策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振兴东北三省产业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

2.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

1)本研究方向的特色

研究内容聚焦于云智能物流服务及供应链关系、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汽车产业供应链协同及长吉图电子商务发展等。探索电子商务环境下,集成化供应链过程中供应链管理优化、决策支持等各种技术。研究成果揭示物流系统、供应链系统运作规律,供应链网络战略设计、区域物流规划及物流企业选址分配为研究云物流服务模式的供应链问题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2)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地位

l搭建科学研究平台,打造省内第一品牌

本方向稳步搭建科学研究平台,打造省内第一品牌。拥有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联合实验室;承办第七届中美电子商务高级论坛国际学术会议;电子商务专业成功获批吉林省唯一品牌专业;深化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物流与供应链方向的科研合作。

l汇集标杆学术成果,奠定雄厚科研根基

团队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项目共计40余项;在国家级权威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8部;发表SCIEICSSCI等检索论文90余篇。

l深耕电商特色领域,彰显财经高校优势

着眼云智能物流服务及供应链管理、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汽车产业供应链协同及大数据营销等电子商务特色领域,深入分析与研究,形成标杆性成果,彰显财经高校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的优势地位,该研究方向达到了省内一流水平、国内较高水平。

该方向带头人张池军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基于复杂网络的城市应急药品分发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物流服务中基于复杂网络的供应链关系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多项重点项目,发表学术论文《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based on Ontology Model to Support Cloud Computing Applications》(SCI收录)。刘颖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半监督选择集成支持向量机的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研究》,刘颖博士发表学术论文《A Self-trained Semisupervised SVMApproach to the Remote Sensing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A Novel Optimization Parameters of SupportVector Machines Model for the Land Use/ Cover Classification》(SCI收录)等。姜建华副教授,兼任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工业工程与管理研究会理事。与IEEE Fellow、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李克勤教授合作发表论文《FP-ABCFastand Parallel ABC Based Energy-Efficiency Live VM Allocation Policy in DataCenters》(SCI收录),论文《长吉图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研究》获第七届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管理国际会议最佳论文。马明副教授,发表论文《日本汽车产业关联分析及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启示——在日本大地震的背景下》(CSSCI收录)。董泽稼博士发表论文《企业利用网络社区提升品牌价值对策的研究》(CSSCI收录)、《基于网络社区的企业信息行为研究》(CSSCI收录)等。

3)本研究方向的作用和意义

紧跟时代发展脉搏,积极探索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利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科学的研究与管理方法为吉林省电子商务产业提供智力支撑与决策支持。研究团队瞄准地方经济发展,学术成果卓著,为推动吉林省地方经济建设与服务具有深远意义。

3.情报科学与数据管理

1)研究方向特色

以数据管理理论、计算机科学理论、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及方法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应用现代情报学、数据挖掘等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信息化、互联网化、商务信息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情报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情报产生、加工、贮存、流通、利用的效率。

2)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地位

l集聚精品学术成果,彰显情报科学专业优势

目前已在情报学理论与方法、数据挖掘理论与技术、商务行为数据分析、金融数据分析与处理等富有财经特色的研究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义部分线性可加模型的统计分析与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元数算子理论的伪自伴算子》。

l铸就锐意精英梯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形成校内4位教授领衔,2位知名教授助力,5位青年博士为骨干的学术精英梯队。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深度剖析地方经济管理中的科学问题,在经济信息分析与模型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挖掘、技术经济与管理、经济可持续性等领域开展位居省内领先的学术研究。

l创新科学研究方法,助力学科跨越发展

适应时代发展,创新计算机科学、数学理论等研究方法,为研究经济、管理问题提供新手段、新视角,获取新深度、新认识,创造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学、管理学新理论,加速信息经济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交叉,助力相关学科跨越发展。

该方向带头人于卓熙教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广义部分线性可加模型的统计分析与应用研究》,发表《Empirical Likelihood for GeneralizedPartially Linear Single-index Models》等多篇SCI收录论文;冯由玲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四元数算子理论中的伪反自伴算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元基金项目《可分右四元数Hibert空间上正规算子的伪反自伴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套代数中的指标理论-套代数中的Fredholm算子》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A Class of Linear Dynamical Equations for a BanachSpace on Time Scales》等多篇SCI收录论文;李军副教授主持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集成方法的不平衡数据挖掘》、横向研究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孵化器综合评价及其生命周期分析》、吉林省教育厅科技重点项目《基于大数据的行人出行行为分析》等,发表《Streamline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Pedestrian Weaving Flow in Large Passenger TerminalSCI收录论文;丁楠讲师发表《Asize dependent nonlinear microbeam model based on the micropolar elasticity theory》、《Flocking motion of multi-agent system bydynamic pinning control》等SCI收录论文4

3)本研究方向的作用和意义

紧密围绕经济管理领域,致力于经济信息分析与模型构建、科学决策、大数据信息挖掘等科学问题研究,为企业智慧服务、科学决策,提升信息智能决策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振兴东北三省产业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

4.互联网金融与信息管理

1)本研究方向的特色

研究内容聚焦于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研究、金融行业客户行为研究及农村互联网金融研究等。发掘互联网优秀商业模式基于互联网金融数据,积极开展理论探索和实证政策研究,为监管层和业界提供咨询建议互联网金融新型创业企业的孵化。

2)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地位

l紧跟学术前沿,国家“两金”项目创“突破”

紧跟学术前沿,凝聚智慧,集体攻关,获得前瞻性、高质量精品科研成果,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半监督吸引子传播聚类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金融大数据的半监督聚类集成挖掘关键技术研究》。

l团队学术基础扎实,科研成果丰硕

该方向团队由9人组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科文卫重点引智等项目共计40余项;在经济科学出版社等国家级权威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7部;发表SCIEICSSCI等检索论文100余篇。

l夯实学科平台,研究特色鲜明

拥有吉林省互联网金融重点实验室,在基于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挖掘的模型建模与理论改进研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理论和方法的突破性、开放性、前瞻性与交叉性,有效拓展了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挖掘理论的外延,深化了学科交叉与融合应用领域基础研究的内涵。

该方向带头人王丽敏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金融大数据的半监督聚类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半监督吸引子传播聚类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多项重点项目,发表学术论文《An Improved Affinity Propagation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VariationCoefficient》(SCI收录)。刘颖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半监督选择集成支持向量机的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研究》;刘颖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半监督选择集成支持向量机的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研究》,发表学术论文《A self-trained semisupervised SVM approachto the remote sensing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SCI收录)等。

3)本研究方向的作用和意义

培养高层次金融人才,引领金融实践,助力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为使命,锐意打造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金融高等教育平台和互联网金融学术研究、政策研究平台,实现产、学、研有机互动,立足吉林,面向全国,对于吉林省乃至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一项富有挑战且意义深远的工作。

(四)近期计划研究选题

1.信息工程与服务管理计划研究选题

1)信息化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政府信息化已经成为带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推动了政府治理改革进程的加快,促进了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政府信息化的目标,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使政府的决策建立在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基础之上,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创新管理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企业信息化进程是提高管理经营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突破性、创新性管理的有效途径。研究企业信息化对管理创新的影响,使企业信息化在管理领域起到促进变革的作用。研究企业信息化对管理创新的作用机制,界定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管理创新导向的信息化策略。

3)信息管理理论方法与最佳实践研究

将最佳实践思想应用于信息管理实施方法研究中,基于最佳实践的信息管理实施方法内涵,建立相应过程模型,从销售、营销、服务与支持等方面讨论基于最佳实践的信息管理全流程改进方法,具体指导企业进行信息管理实施,帮助企业提高信息管理实施成功率。

2.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计划研究选题

1)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研究

电子商务有三大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信息流管理是核心,快速反馈的信息、有效的利用和推广,都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的成功实现。而对于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系统来讲,支撑点在于有效的对数据作出分类、予以处理,并且能够实现相关的查询目标,为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做出正确的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2)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式和实施策略研究

协同电子商务是21世纪出现的一种崭新的商务模式,其集成和协作的思想与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本文在简要介绍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思想之后,分析了协同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及其如何对供应链管理起促进作用的。

3)供应链关系研究

供应链已经取代单个企业成为竞争的基本单元,如何管理好供应链链上企业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目前已在云智能物流服务及供应链关系、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长吉图电子商务发展等方面奠定坚实研究基础。

3.情报科学与数据管理计划研究选题

1)信息资源管理研究

从技术、经济、人文三维视角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技术与方法进行研究,强调机器学习和统计学方法的应用,主要探讨信息资源的规划、组织、管理、开发与利用技术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等。

2)信息生态理论与应用研究

利用生态学的观点与方法,从信息生态系统的视角分析和研究信息生态系统中人、信息、信息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实现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发展,主要研究网络信息生态、信息生态环境、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等。

3)数据管理与情报研究

以数据管理理论、计算机科学理论、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及方法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应用现代情报学、数据挖掘等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信息化、互联网化、商务信息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情报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情报产生、加工、贮存、流通、利用的效率。

4.互联网金融与信息管理计划研究选题

1)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研究

针对海量非结构化高维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对高频交易、风险管理(欺诈、征信)等金融问题进行分析,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决策支持。

2)金融行业客户行为研究

通过分析和挖掘客户的交易和消费信息等,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准确预测客户行为,实现个性化和精准化客户服务,强化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平台在营销和风险控制方面的能力,改善经营水平。


3)农村互联网金融研究

凭借我校金融学和吉林省农村金融研究中心等资源优势,开展农村互联网金融研究,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研究利用互联网金融助力农村新经济崛起,进而驱动农业快速增长。

(五)队伍建设

本研究所将整合学校优质人才,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建设,加快人才柔性引进,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实战专家”为兼职教师,集聚海内外知名专家与学者,构建一支“结构优化、厚德博学、精干高效、富有创新精神与国际视野”的创新型研究队伍。

1.整合政校企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体系

本着“理工固本、财经筑魂”的发展理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吉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特有的研究专长和特点为基础,吸纳数学、统计、公共管理等相关学科的优秀人才,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政府及企业“实战专家”为兼职教师,以吉林省地方经济与管理研究为轴心,形成反映我校特色、发挥我校特长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经济信息管理研究队伍。

2.汇聚杰出学者,提升科研人才水平

本研究所将有计划地面向区域内外、行业内外、体制内外选拔引进高水平科研人才。一方面通过引进、培养、外聘等方式,建立具有教育观念新、师德高尚、理论基础雄厚、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研究团队;另一方面,通过软引进、项目合作、互聘研究生指导教师等方式,优先引进具有海外背景的高水平人才,完善教师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撑机制,启动与实施“外籍教师聘任计划”,推进国际化接轨进程。

3.选派研究人员进修学习

本研究所拟立足现有科研人才团队,有计划地组织科研人员进行到国内外高校和实践部门进行学习交流。例如通过组织学术水平和外语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申请留学基金委项目和地方合作项目;以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为依托,派骨干教师到合作学校交流访学;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组织教师到国外高校参加国际会议,交流学习;以校企合作项目派教师赴企业培训。全方位多渠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理论基础雄厚、研究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把握理论前沿与发展脉络的科研团队。

4.着力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进一步完善人才成长环境与机制,延揽学术领军人才,实现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新突破;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完善师资梯队建设;落实“人才强院”策略,凝聚力量储备人才。按照稳定、培养、引进、使用的原则,加大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力度。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学术资源向优秀中青年教师倾斜。运用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氛围,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5.流动人员聘用计划

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建设原则,启动“流动人员聘用计划”,流动人员主要来自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联合实验室的兄弟院校、中国网贷研究院的成员单位、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麦考瑞大学等人才联合培养高校,以及来自实验室客座教授所在单位等。按照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上岗的岗位聘任原则,实验室实行课题制管理和下聘一级的人事管理制度,制定流动人员聘用计划。

(六)人才建设

1.创新“双主体、三维、四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专业内涵,打造财经高校信息学科独有品牌。建立“三个专业联动,省内、省外校企合作基地驱动,国际合作拉动,科学研究推动的“双主体、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双主体、三维、四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彰显财经高校信息学科特色,强化学院办学优势。

4.1 “双主体、三维、四驱动”的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

1)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

为每一位本科生启动并实施大学四年全程导师制,搭建师生交流平台,为学生答疑解惑,规划人生方向,助力学生快速成长。通过全程导师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就业率。

2)实施本科专业班主任制

由各专业精英教师组建专业班主任团队,加强学生学风建设,辅助团委进行学生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信息专业班主任团队合影

计算机专业班主任团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班主任团队

电商专业班主任专业班主任-计算机

电子商务专业班主任团队计算机专业班主任团队活动

4.2 专业班主任团队

3)实施计算机本科专业示范班制

在计算机专业示范班实施早自习英语学习、晚自习计算机编程实践制度,旨在提高新生计算机编程能力和英语水平。经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2015级计算机专业示范班四级一次通过率实现历史新高。

示范班早自习2

4.3 示范班早自习学习英语

4)创新硕士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导师负责下的导师组共培养”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及攻读博士比率。

2.“政、校、企”协同育人,创新“一体、两翼、三带”就业工作模式

本研究所将锐意创新工作模式、创新就业渠道,以出口拉动入口,践行学生在校学习3年,企业实习1年的“3+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支撑学科内涵建设。中心将依托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等19家政、校、企合作单位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基地,深入开展政校企协同育人和科研合作。

1)组建就业智囊团队,创新就业渠道

创建就业智囊团队是研究所“师资强院计划”的举措之一,团队由8位专任教师组成,分别来自计算机系、信息系、电子商务系和计算机基础教研部,为学生就业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就业智囊团队构建“一体、两翼、三带”的“交互立体式”工作模式。“一体”是以学生为主体;“两翼”是以院团委就业办公室和院就业工作智囊团队为两翼,是学院就业的先导力量;“三带”具体指院就业领导小组、系部领军人才、导师制专任教师三层群体,协同带动,全院教师全员参与,举全院之力共筑就业蓝图。

4.4“一体、两翼、三带”交互立体式就业工作模式

2)定期开展校企合作交流会,创建深度融合教育机制

学院领导班子、各系部主任、副主任及助理与校企合作单位各地区的高级经理、技术主管定期召开校企深度合作交流会。通过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参与课程建设、共同打造教学团队等形式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教育机制,拓展校企合作领域,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规范校企合作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单位为新入职的实习生进行新员工培训,并为每名实习生提供一对一的导师进行实习指导。

3)创新双师型教师发展模式,拓宽知识面,充实新技术

选派多名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以丰富一线专业教师的行业实践经验。通过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行业大师工作室建设、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专兼结合、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团队。

3.拓宽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深入开展国际合作项目

依托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2+2”合作模式、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3.5+2”合作模式和“短期交换生”合作项目,辐射整个学校各个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组织学生参加学院国际合作的“青年领袖”、“短期交换生”等项目,赴国外高校交流学习。


2)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积极承办国际学术会议,研究生全程参与组织。向学校申请专项经费,用于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组织研究生向国际学术会议投稿,专职外教润色英文,提高稿件录用率。组织研究生在学院承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主题报告,提高学院的学术影响力。

3)聚集海外师资培养人才

聘请专职外籍教师专业课授课,提高学生外语水平。定期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客座教授作学术报告,指导科学研究。聘请国内外专家帮助硕士研究生修改学术报告,提高报告的学术水平。与国外高校博士生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4.卓越工程师专业试点人才建设

依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立足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眼吉林省高等教育实际,坚持“面向产业需求、创新办学模式、注重金融与信息技术融合能力、强化工程实践”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单位紧密合作,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我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高质量经济信息管理卓越应用型人才。具体目标为:

1)积极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校企联合推动工程教育改革,树立面向经济信息管理领域专业人才实践教育的示范作用;

2)创新模式,通过校企联合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工程实践教育力度,积极培养“卓越经济信息工程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建立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进修培养的新机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双方人员的业务水平共同提高。

(七)学科建设

1.优化学科布局

进一步优化学院学科整体发展架构,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经济学、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间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凝练学科研究方向,专注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金融信息管理等研究领域。积极申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本科专业。自主增设“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和“电子商务”学科硕士授权点。积极申报“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筹划申报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授权点。

2.扩大学科影响力

将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成为吉林省“十三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提升其在全国财经高校的影响力。参加国内、国际大型学术会议,参与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扩大学院在全国高校知名度。举办国际会议,扩大本学科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建立各项工作负责人制度,形成各项工作协作团队。构建专家合作关系,邀请学科知名专家积极参会。构建网站、QQ、微信等多渠道宣传平台,形成宣传高地。

3.加速创新平台建设

1)申报吉林省人文社科基地

建立工作负责人制度,完善商务大数据和经济信息管理社科基地申报书。邀请专家审阅申报书,提升申报书质量。申报省专项,谋划人文社科基地设施建设。依托学术科研团队,凝练研究方向,形成优势特色。

2)申报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

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团队,建立负责人制度。明确申报要求,查找不足,寻找改进对策。申报省财政专项,谋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依托学术科研团队,凝练研究方向,寻找建设重点。

(2)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

发表高质量论文,设置开放基金项目,以项目促进高质量论文发表。邀请SSCISCI审稿专家指导撰写论文。申报省部级以上项目,与长吉贷有限公司联合,产学研结合,联合申请课题。

实验室下设四个研究中心,以研究中心为科研团队,合力攻关,申报省部级以上项目。凝聚科研攻关合力,打造科研协作模式、加强科研团队建设、营造优良学术生态。

申报吉林省政府奖项。构建“科研获奖负责人、科研秘书、科研团队”协作机制,积极申报科研获奖。邀请已获得科研奖项的老师传授获奖经验。筛选有获奖潜力的老师进行培育,撰写申报书。聘请校内外评审专家进行指导。

4)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和省优秀教学团队

组建申报团队,建立负责人制度。加快人才柔性引进,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建设,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实战专家”为兼职教师。推进产学协同创新,建立“政、校、企、行”四方联动,助推教学团队产学融合。

(八)成果建设

1.2017.07-2018.06 研究所初创期

围绕基地主要研究任务和研究方向,申报并中标国家级重要课题,及其他省部级重点课题3-5项。

2.2018.07-2019.12 研究所建设发展期

围绕基地主要研究任务,按照各个研究方向的研究计划与思路开展主要研究工作。争取在各个研究方向都取得显著性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争取在重点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15篇;积极参加国内及国际重要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并承办相关研究方向的学术会议1-2项。

3.2020.01-2020.12 研究所建设成熟期

争取在各个研究领域完成初期设定的研究任务与目标,取得确定性成果。完成成果汇编3-5部;公开出版专著6-8部;在各级各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10篇,研究成果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4.2021.01-2021.12 研究所建设收尾期

争取将各个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在行业内推广试行,为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供政策指导。在以上四个阶段进行中,保证有三个研究项目同时在研运行,并及时结项,滚动补充。

(九)保障措施

1.建立组织机构

学院本着“教授治学”的方针,由中心主任负责经济信息管理研究的领导与协调工作;建设项目所在的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切实做好项目建设中的人员组织和保障等各项具体工作。同时经济信息管理研究将成立专门的日常管理机构,由学术委员会构成。学术委员会主任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王丽敏教授担任,副主任由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沐光雨教授担任,并设五名学术委员,研究所还将邀请国内外信息管理行业的优秀专家作为成员。同时,经济信息管理研究将在学校设置独立工作办公室,并配备1名负责研究日常基础工作的学科秘书,负责定期通报研究基地的工作进展情况,与本学院领导班子及学校科研、学科管理部门互通工作信息。

2.健全管理制度

为保障吉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研究所”高效、科学运转,本研究将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包括:《吉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研究发展计划》、《吉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研究章程》、《吉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研究人员聘任管理暂行办法》、《吉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研究科研组织与管理暂行办法》、《吉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研究经费保障与管理办法》、《吉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研究人才培养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

3.提供经费保障

设立吉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研究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本研究运行同时,本研究所将积极争取各类纵向及横向科研项目,支持专家的学术交流、课题申请、项目支持,以保证协同创新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4.完善考核机制

建立“以质为主、质和量相结合”的评价制度,注重学术研究价值、学术地位和水平、社会影响、对推动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的贡献等因素的评价。适当延长考核周期,引导教师围绕学科前沿和服务业社会需求开展学术创新。

重视选人、育人和用人的机制创新,基本建立起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才结构合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管理运行机制,调动研究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带来生机和活力。研究的活力来自于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要建立合理流动制度。优胜劣汰要严格,研究人才队伍要在竞争中建立,动态中发展。

5.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本研究要使研究人员享有充分的学术自由,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让学者们在自由探索和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形成新的理论,从而推动学科的发展。创设鼓励创新、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学术环境,学校领导密切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扩大教师在办学治校方面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让广大教师在参与办学的各项工作中享受事业发展的乐趣,感受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6.完善激励机制

建立按岗位和级别定酬、按绩效定酬,灵活有效的分配机制。实行以科室核算为基础,以绩效考核为手段,以质量控制为依据,以系数分配为杠杆的收入分配模式。在分配中真正体现向科研人员倾斜,向优秀人才倾斜的政策,实行异岗异薪、异级异薪。彻底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分配模式。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资奖励相结合,以经济奖励为主导的人才激励机制,并在评优评先、晋升职称、进修学习时予以优先考虑。进一步完善研究津贴分配制度。坚持分类指导原则,按照不同教师岗位类型、不同学科类型、不同专业类型,分类设计岗位职责和业绩评价指标,确定相应的校内津贴发放标准;突出教师创造性业绩的权重,加大对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奖和应用性成果的奖励力度。


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林财经大学科研处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